原则 1: 自由选择你的态度
A. 你永远都有选择权
- 假如你今天失业,列出失业会给你带来的十个积极结果。
- 假如你所在的部门被撤销了,列出部门撤销会给你带来的十个积极结果。
- 列出生产线发生故障会带来的十个积极结果。
- 列出预算被削减20%会带来的十个积极结果。
- 假如你发生车祸,列出车祸会带来的十个积极结果。
- 假如你的信用卡丢失,列出信用卡丢失会带来的十个积极结果。
- 如果你今天失恋,就列出失恋会带来的十个积极结果。
- 如果你的体重增加,就列出体重增加会带来的十个积极结果。
想象你正面临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写出这件事情可能带给你的十大积极结果。然后你可以浏览清单,看看这个清单中有哪些新的想法和视角,能帮你找到应对挑战的新方法,从而改变你对挑战的态度。- 你是如何应对职场和个人生活中他人的消极情绪和抱怨行为的?
- 你爱抱怨吗?为什么你会抱怨?你的抱怨会带来什么结果?你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吗?如果你愿意,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变你的态度?
- 你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是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的?
我要选择积极乐观的态度,为明天绘制蓝图,然后采取行动把蓝图变成现实。
B. 真正的乐观主义
原则 2:实现有意义的目标
走出“意义迷宫”
事实上,随着生存竞争的消失,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谋生的手段,但却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注
走向内心开始反省, 莫辜负余生好时光。 意念中牢房的栅栏, 真的比钢还要坚固。注释
然而,每一个人的绝对意义与其绝对价值是相辅相成的。正是这一点确保了人类的尊严不会轻易被抹杀。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为痛苦的情况下,生命都会保持意义潜势,同样,每一个人的价值也会与他形影相随。注释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不知反省的生活不值得过。”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十分欣赏这句至理名言,他曾公开表示:“我愿意用我所有的技能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时间。” 注释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山脉练习”。这个练习来自弗兰克尔。弗兰克尔在《医生和灵魂》中呼吁我们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像美丽的山脉一样精彩。把你的生活(特别是工作生活)看作有山峰和峡谷的风景。哪些人和事对你的影响最大?把它们标记在山顶上。哪些人和事对你阻碍最大或对你最不尊重?把它们标记在峡谷中。现在回顾一下,总结山顶上那些人各有什么特点。这些人和事中哪些是最有意义的?哪些是交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和价值观?你是如何学习这些主题和价值观并把它们融入自己的生活的?现在回顾一下在峡谷反复出现的主题和价值观。你从这些经历或这些人身上学到了什么?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你的生活和工作。通过这个练习,你可以发现反复出现的价值观,认识自己的独特性,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认识。这是一个展示型练习,一种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意义意志的新方法。- 在你的个人生活中,什么是你思想行为的最大动力?享乐意志?权力意志(包括积累财富)?还是意义意志?
- 在哪些方面你的生活会像一个意义迷宫?
- 你是如何一直恪守对有意义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承诺,在你的个人和工作生活中实现意义意志的?
我要全力以赴实现意义意志目标,而不是享乐意志或权力意志目
原则 3:发现生命的瞬间意义
意义需要用心发现
生命的真正意义,必须在大千世界中去追寻,而不能在人身上或内在精神中寻找,因为它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注释
鲍勃·戴蒙德:你从地球来,做事不用脑子,你的人生基本都被用在应付恐惧上了。
丹·米勒:是吗?
鲍勃·戴蒙德:地球上人人都得面对恐惧。我们的小脑瓜就是专门对付恐惧的。
……
鲍勃·戴蒙德:你有没有胃痛的朋友?
丹·米勒:每个朋友都胃痛过。
鲍勃·戴蒙德:那都是因为恐惧。恐惧就像茫茫大雾,盘踞在你的脑子里,封锁了一切。真情实感、真正的幸福和真正的快乐,所有这一切都无法挣脱大雾的束缚。但是朋友,你拨开了云雾,就要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了。
过去所有美好的一切都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过去。换句话说,只要生命还在,所有的愧疚和罪恶还可以获得“救赎”……而一部制作完成的电影或者一部已经存在但此刻正在放映的电影就不是这样。正相反,有关这个世界的电影还正在“拍摄”之中。这恰好说明人类很幸运。未来还有待人类去塑造,也就是说,人类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注释
生命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意义。生命的意义确实会存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直到生命的终结。注释
- 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是为了与_____告别。世界非常需要_____的人,_____就是 就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最佳人选。
- 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_____,它发生在_____时候。
- 我相信_____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_____。
- 世界因为_____的存在而更加美好,我们会永远怀念他/她。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处于某种特别具有挑战的情境中,或者你认为它是你个人生活或工作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时刻,就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 你是如何应对当时的情境或生活的?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 你当时有何感受?产生了哪些情绪?
-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和技巧?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 你将如何从经历中成长?你将如何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特别是对自己的主要认识应用到个人成长中?
假设你已经写好了自传,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在你的自传已经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你的自传的标题是什么?请给出自传的章节名称,并做简要介绍。你会在致谢中感谢谁?。- 你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意义?
- 你会选择哪种意义挖掘形式来揭示生命瞬间的意义?
- 你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有使命感,而不是只有任务感?
我会在自己的各种经历中寻找和发现意义。
原则 4:千万不要违心做事
不忘初衷的好方法
工作通常代表着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个人在社会中的独特性得以显现,因此获取了意义和价值。不过,这种意义和价值与职业本身没有关系,而是与个人的工作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关。注释
一个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工作态度。注释
注重结果而不关注过程也会妨碍我们成功地实现目标。我们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想把事情做好,为此紧张不安,结果却反倒做不好。我们的期望越高,与实际过程越分离,就越难全身心地参与并成功开展项目。这种现象为“矛盾意向”。
“我的老板是个混蛋”“我的老板恨死我了”“我的功劳全被我的老板抢了”……这种话你说过几次?听到过几次?请打住。
你有没有想过你在说什么,你说话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你的话会对你或你的同事有何影响。老板的确也有缺点,但总体来说,大部分人获得现有的职位,也是当之无愧的。他们的晋升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如果你因为老板有缺点就对他不屑一顾,那么你可能会使自己丧失学习和成长的好机会。你的老板擅长什么?你可以从老板那里学到什么?什么样的员工与你的老板相处最融洽?你有没有做什么事情让你老板的表现无比糟糕?从弗兰克尔的矛盾意向角度来说,你不好好工作,总是隔几分钟就去问他问题,是不是无形中把你的老板培养成了一个什么都管的微管理者?你的做法可能违背了你的初衷。
- 接收内心的恐惧,夸大恐惧,从而克服恐惧。
- 将思维定式转化成思维转换。
- 不做违心做事,跳出自己思维的囚徒,找到意义瞬间,找到更深层的意义。 :::
假设你正面临着一个工作或生活挑战,现在想象一种最糟糕的情景。其实,你是在按照维克多·弗兰克尔的建议,夸大恐惧带来的最差结果。尽管你没有真的经历这种最差结果,但这个练习对你的现状有无启示?你从这个练习的过程和结果中学到了什么?- 你如何确保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违心做事?
- 假设你正面临变动带来的恐惧,你会如何转移注意力来解决这种恐惧?
- 你会如何把矛盾意向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我要警醒,不再违心做事。
原则 5:从远处审视自己
遇到困境,多做“自我分离”
我反复尝试暴露自己的痛苦,以此与痛苦保持距离。记得有一天早上,我从集中营往工地走,饥寒交迫。我的脚被冻烂了,由于营养不良,它们已经肿得不成样子,它们被塞到鞋子里,让我走起路来疼痛难忍。我感觉前途渺茫,绝望之极。然后我就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宽敞明亮、漂亮温暖的大厅的讲台前,正准备给兴致勃勃的观众做一个题目为“集中营的心理治疗经历”(这是他后来在大会上使用的真实题目)的讲座。我在假想的讲座中讲述的正是我现在所经历的事情。女士们,先生们,请相信我,当时我不敢奢望,有一天我还能有幸真的做这样的讲座。注释
回忆你在生活或工作中曾出现的一种情况:在你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之前,你感觉需要与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可能正是你现在的问题)。或许你面临着家庭决定或经营决策与你的个人价值观或道德观不一致的情况。或许你遇到了需要马上采取行动的紧急情况。你是如何与当时的情况保持距离或把自己与当时的情况分离,让自己考虑和反思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当你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时,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特别是,你对自己的自我分离能力有何认识?- 你会如何利用幽默来让自己与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保持距离?
- 自我分离既是一种应对机制,也是学习和成长的工具,也是寻找意义的方法。你会采用哪些方法帮助同事、朋友或家人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学习和应用自我分离能力原则?
- 如果让你观看自己的生活录像,就像电影《保卫你的生命》中所描述的那样,你会对看到的内容感到满意吗?
我要实践自我分离原则,从远处来审视自己,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行为,最终帮助自己找到更多的意义。
原则 6:改变你的关注焦点
想想别的事情
把注意力转移到积极乐观的事情上,抵消.....强迫性的自我观察。
如果我们对工作中棘手的事情过于斤斤计较,比如苛刻的经理、刚愎自用的员工、烦琐复杂的任务、乏味无聊的日常工作等,我们就看不见生活的意义。从苦恼中走出来,通过想象把注意力集中在开心的事情上,这两种能力能让我们获得自由,是我们真正的意义源泉。当我们需要做一些真的非常重要的工作时,比如做演讲或参加重要会议,创造性地转移注意力(弗兰克尔称其为“减反省法”)也很有用
- “精神旅行练习”可以帮助大家练习减反省能力(也就是转移注意力的能力)。这个练习要求运用你的想象力,带你到别处体验精神旅行,从而让你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问题有新的创造性的认识。首先,写出你面临的一个挑战;然后罗列一些与你的挑战类似的状况。要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请记住,你试图要逃离困境,所以要确定那些不同的情况。 这个填空练习可以引导你去发现那些情况:(我的问题处境是什么?)就像(类似的状况是什么?)。例如,(合并两家不同的机构面临的挑战)就像(结婚)。再次开动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列出所有结婚需要的步骤,完成这个挑战需要的一些步骤或许会为你提供借鉴,让你认识合并两个不同的公司需要采取的步骤。比如,决定住所(选择新的最佳办公地点),邀请家人参加派对排练(邀请每个管理团队成员在合并前共进晚餐互相认识)。“精神旅行练习”可以让你避免陷入困境,尽快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 你在面对困境时会如何发挥想象力来转移你的注意力?
- 假设你正面临变动带来的恐惧,你会如何转移注意力来战胜这种恐惧?
- 你会如何帮助别人学习减反省法,让他们学会应对生活中的紧张状况,比如,健康问题、失业问题或者财务问题?
- 我要转移注意力,以便获取新的认识。只有这样做,我才能找到更深层的意义。
原则 7: 要敢于超越自己
别把成功当作自己的目标
回忆生活或工作中感觉需要超越自我、有效应对的一个情景。或许你面临的是一个棘手的家庭问题或十分复杂的客户问题,需要你给出非同寻常的解决方案。或许你面临着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或者父母指导问题,需要你深刻反省来找出答案。你是如何超越自我,应对这种情况的?你的意识发生转变之后你做了什么?当你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时,你对自己的自我超越能力有何看法?- 你会以何种方式在生活中与自己之外的事情建立联系?
- 你会因为某个情景或某个人陷入愤怒之中,还是会转变观念,学会宽恕别人甚至产生同情心?
我要转移注意力,以便获取新的认识。只有这样做,我才能找到更深层的意义。
总结:OPA 意义法则
总结 1:巧用“意义分析”的四象限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不知反省的生活不值得过。”
四象限 | 说明 | 例如 |
---|---|---|
D 象限 | 人很成功,物质财富很丰富,但是没有成就感,内心感到空虚或绝望 | 一位企业主管很富有,但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成就感,或者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或者他觉得两者都没。(例如: 依赖物质富二代) |
A 象限 | 从社会标准来说,他们可能不是经济状况较好的一类,可能干的是低收入、低职位的工作,或者是在为非营利事业做义工,靠微薄的收入或者退休金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感到很满意。 | 平凡但有意义的普通人(例如: ) |
B 象限 | 从社会标准来说,是成功人士,从意义标准来说,有成就感。 | 成功人士 (例如:马云、王阳明、...) |
C 象限 | 相对来说不太成功,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成就感,从个人意义的角度来说,或许还很空虚。 | 都是一些穷困潦倒的人 (例如: 咸鱼) |
总结 2:生活、工作与社会的核心意义
- :本身不是终点,因为当我们发现意义时,或者至少在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意义的时候,意义并没有停止不前。
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认为的那样,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始终存在。
- :是“意义”的整个概念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组成要素。有一个目标,特别是有一个能帮助确定和指导我们生活的目标,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目标旨在帮助你寻找你的身份,理解你的核心本质。世界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天性、品质或属性。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去发现并拥抱自己的核心本质。我们经常感觉沮丧和孤独,就表明我们的生活不符合自己的核心本质,没有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说,只有与自己的核心本质相联系,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成就感。
许多人也问过我们,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核心本质?我们的建议当然也会因人而异,但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些常用的方法。
当困难时刻来临时,员工就能提醒自己工作的伟大意义,以此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明白自己为什么做某事也能改进我们的抗压能力。如果我们发现工作的意义,我们的能量和健康幸福指数就都能提升。好的业绩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有意义的工作来实现。苹果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生活
- 参照四象限图,你会把自己放在哪一个象限?你想在哪一个象限里?你有没有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说的那种目标和意志,让自己朝着自己想去的象限努力?
- 参照四象限图,你会把自己放在哪一个象限?你想在哪一个象限里?你有没有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说的那种目标和意志,让自己朝着自己想去的象限努力?
- 工作
- 小组或机构的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的意义使命,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小组或机构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意义使命,分享支持该意义使命的故事或行动就很有帮助。如果还没有明确意义使命,只需做一个简单的练习即可。这个练习要求每个人写下他们认为迄今为止让小组或机构出名的三件事情,以及他们想让小组或机构未来出名的三件事情。分享一下看法,找找差距。通过这个练习,你会发现机构的核心本质,而这正是形成意义使命的基础。
- 社会
- 想象一个完全以意义为核心来设计和运转的理想社会会是什么样子。说说它与你所生活的社会有何不同。想一想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帮助你所在的街区或当地社区做出一些改变,使其接近你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的样子。你会以何种方式让你的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事一起参与完成这个以意义为核心的街区或地方社区愿景计划?
- 生活
- 生活
- 你在个人生活中会如何定义“成功”?
- 描述一下你的核心本质或真实性情。
- 与别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O),对从事的工作要有崇高的目标(P),用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A),你认为自己在上述哪一方面有优势?
- 工作
- 你每天都有什么机会与别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 你能描述一下自己的核心本质或真实本性吗?如果你能根据自己的核心本质来工作,那么你的工作会有何不同?
- 什么会让你很有活力地工作?什么会消耗你的精力?你如何在工作中让自己更有活力?
- 社会
- 你今天做过什么“把爱传出去的”善举?
- 你的工作是如何改善别人生活的?如何能使别人未来的生活有所改善?
- 你的态度会促使你勇往直前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还是让你止步不前?
- 生活
- 生活:我要努力过自己的生活,与自己的核心本质相联系。
- 工作:我要努力和自己的核心本质建立联系,让工作更有意义
- 社会:我要真心承诺,要让自己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在世界上产生积极而有意义的影响。 :::